第六百二十章 隔热层出了问题-《重生之国术无双》


    第(1/3)页

    “华夏航天人,奉献于航天,长眠于大漠的决心,始终坚定不移。”

    突然,楚浩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楚浩扭头一看,是一位大概六十几许的老者,脸上的皱纹很深,眼睛却很亮,甚至灼热闪耀的就和太阳一般,而这其中似乎蕴藏着时间的踪迹和智慧的留影。

    “王院士你好。”石老上前跟这位老者握了握手。

    然后对楚浩介绍道:“这是王永知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听了这话,楚浩瞬间肃然起敬,双手紧握着王永知的手,摇晃着,“真是久闻您的大名,今日终于得见泰山。”

    对于他刚才所说的话,更是深有感触,可以说是航天人的真实写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

    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世界航天大国已经发展几十年后起步的.为了缩小差距,迎头赶上,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做到起步晚、起点高,投入少、效益高,项目少、水平高,从总体上体现中国特色和技术进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和极具风险性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空前复杂的工程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航天人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从试验室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攻坚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飞船设计、火箭改进、轨道控制、空间应用到测控通信、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都瞄准世界先进技术,确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关键技术就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科技人员始终不懈探索、敢于超越,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这些重大突破,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建设者,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团队.中国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神圣使命,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他们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陈耕大将曾问钱雪森,中国人搞火箭行不行?钱雪森说,外国人能搞,为什么中国人不行?中国人比他们矮半截么?

    正是中国航天人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努力,造就了中国人的飞天梦。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壮哉!航天人!

    王永知院士这般人物,楚浩自然是认识的。

    他是航天技术专家,华夏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1952年考入水木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华夏工程院首批院士。

    至于说,楚浩为什么会这么清楚,是因为在前世,2010年的时候,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知星”

    院士长期致力于华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参与主持完成了华夏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主持了总体技术方案设计,组织了研制、试验中的总体技术协调,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华夏载人航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设计思路,正确处理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楚老师,说笑,我才应该说久闻大名才对。”

    说到这,王永知院士笑了笑,:“我这可不是客套,论起知名度,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楚老师的名号都远远比我响亮的多,成就也比我高的多。”

    的确,楚浩不论是从名望还是成就上来说,都是华夏科研界的领军人物,而且还是铁板钉钉的诺奖获得者,论起这些虚的东西,着实要比王永知高上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