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京中有旨-《明震天下》
第(2/3)页
“敢问黄公公,这旨意所为何事啊?”
黄景苦笑道:“这个老奴哪里知道啊?谷公公还等着呢,钟公子速速随老奴去吧!”
钟宇只得让高婉先回去,自己跟着朱管家急急往王府走去。
衡王府承运门前,香案已经摆好。
京城来的谷公公此时正手捧一卷黑牛角轴、白色绫锦写就的圣旨,肃首站立在香案旁,十六名顶盔掼甲的禁军武士侍立于两侧,手按腰刀目不斜视。
这黑牛角轴、白色绫锦的圣旨,一般是给比较低级的官员下达旨意用的,自然不是给衡王殿下的。皇上赏赐衡王的旨意,谷公公已经宣读完了。下达给衡王殿下的旨意是玉轴、明黄绫锦写就的。衡王殿下的旨意已经接过,圣旨已被衡王收起来了。
此时这位谷公公捧得黑牛角轴圣旨,自然是下达给钟宇的,他正在等着钟宇的到来。
钟宇走进承运门时,王府的仆役上前告知谷公公。
谷公公抬头看了钟宇一眼,用公鸭般的嗓音说道:“有旨意,益都秀才钟宇上前听旨!”
钟宇忙按照路上从黄景那问到的接旨的礼节,跪倒听旨。
那位谷公公展开手中圣旨,高声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三代之得天下也,在于得民。故民者,国之本也。古之圣人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民者,国之主也,天子代民而有天下,为君者,讲信修睦,选贤与能”
谷公公把这文言文圣旨读的抑扬顿挫,钟宇却实在没听明白说得什么,好半晌儿谷公公才读道正题:“朕阅衡王弟之奏表,闻知益都秀才钟宇,既贤且能,教导王世子甚有成果。当今太子,聪敏好学,朕意,宣钟宇进京,任太子侍读,闻诏即日启程,不得延误,钦此。弘治十七年七月十八。”
最后写得这几句,还算通俗易懂,钟宇总算明白了,圣旨不是任命自己做衡王府世子伴读的,而是进京做太子侍读的。
钟宇不禁有些懵了,这是哪跟哪?自己怎么莫名其妙的的成了什么太子侍读,好像似乎是升官了,这太子侍读肯定应该比王府伴读大些吧。不过这弘治朝的太子,岂不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吗?据说这朱厚照可是超级顽劣的主啊,圣旨上说什么太子聪明好学,怕是纯属扯淡吧!
虽然升官了,不过这太子侍读,怕是不好做啊!
钟宇一时想得出神,把接旨的事情忘了,谷公公见他还茫然地跪在那儿,便低声道:“钟公子,还不快领旨谢恩呐?”
钟宇这才醒过神来,忙高呼一声:“小民钟宇领旨谢恩”,他双手接过谷公公手中的圣旨。
谷公公交出圣旨,顿时便收了高高在上、睥睨众生的神态,和颜悦色地对钟宇道:“钟公子快起来吧,呵呵,咱家谷大用,也是太子爷身边的奴才,以后钟公子为太子侍读,咱们还要多多亲近才是呀。”
“谷大用?”钟宇不禁惊讶的出声道。
谷公公眨了眨眼,奇怪地道:“怎么,钟公子听过咱家的名字?”
钟宇点了点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心中感慨万千,木然的拿着圣旨占了起来起来。既然他说是如今太子身边伺候的太监,那就是历史上的有名“八虎”之中的谷大用了。这谷大用在正德朝的地位不下于八虎之首刘瑾,一直和刘瑾争宠,也是一个大权阉啊。想不到自己来到大明朝,碰到的第一个自己后世记住历史上的名人,竟然是是个大权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