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 三堂会审前夕-《控股汉朝》
第(2/3)页
“你是说太后驾车闯宫、为父剑指董贤之事?”
“正是!”
“如果你是为父,你该当如何?”
“查,查出谁在制造谣言,然后公布真相。”
“真相,难道把天子禅位董贤的事也一同诏告天下?谁能同意,太皇太后?诸侯王?还是朝中众臣?又或者你?”
“啊?天子真的把皇位禅让给董贤了?”
“要不然为何天子驾崩三日董贤不告之众臣,傅文敢阻太皇太后车驾。”
“即使这样,也不能让太皇太后和父亲蒙受不白之冤呀。”
“所以难,难呐!”
“要是这样,不如来一场形式上的公审,以还太皇太后和父亲清白。”
“公审?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公开审判,由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还有廷尉主审,诸侯、朝中众臣和乡老旁听,一方面可以追究董贤、傅文等人的罪责,还可以还原当日情形,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样真的可行?”
“有何不可,董贤现在拿不出天子禅位的真凭实据,如果说了,也是矫诏,谁还能当真不成。”
“这……,你且退下,待为父好好思量一番!”
其实王获想的是,既然因为天子禅让之事不能公布才导致老爹和太皇太后背锅,那就通过所谓的公审让所有参与者一同扛雷,他就不信,这样做后史书还会如同之前的记载一样。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作为大汉最高权力的临时掌控者,只要王莽和太皇太后想,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在王获提出公审建议后的第三天,董贤、傅文等人纷纷下狱,傅皇后也被软禁宫中。出人意料的是,赵飞燕、王立、王光竟然也跟谣言有关。
随后由太皇太后颁布诏书,着朝中众臣推举新任大司马,三公并廷尉对天子驾崩患病致死一案择期会审,文武百官旁并长安年高德劭的1o人旁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