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技术成功井喷-《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3)页

    抗倒伏小麦直接把产量提高了一倍,秘诀在于……播种密度也提高了一倍多,所以亩产提高了。

    这年头的小麦抗倒伏能力比较差,所以播种密度比较低,种得太密小麦就会被风吹倒。

    抗倒伏小麦能够将种植密度提高,小麦亩产自然也就提高了。

    这片小麦之所以亩产达到了500公斤,首先是气候比较合适,另外也用上了刚化肥,所以产量才会有飞跃性的提高。

    如果是地方农民来种,估计产量也就是两三百公斤。如果是专业一些农业公司,亩产也不会提高太多,因为农业公司更讲究的是用工效率,精耕细作的模式随着对外扩张的原因,耕地资源的增加,精耕细作越来越没市场了。

    是一个劳动力耕作30亩,每亩小麦产量500公斤划算,还是一个劳动力耕作100亩,亩产250公斤划算?

    对于农业公司来说,显然是后者比较划算,因为粮食什么地方都能种,土地现在越来越多了。

    抗倒伏小麦的出现,让朱由校非常高兴,尽管试验田亩产500公斤的产量在后世来说,完全就是扑街品种,后世的试验田小麦亩产通常都有七八百公斤,但在这个年代,亩产500公斤已经非常逆天了。当即下旨嘉奖、赏赐。

    “皇上。根据农业部上报。除了小麦之外。玉米新品种也长势良好,亩产也将比较高。”钱国兴对朱由校汇报道,朱由校欣喜的说道:“让农业部等产量出来马上上报,不需弄虚作假。”

    他可不想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奇葩数据。

    成立农业部和试验田,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培育优良作物品种和家畜品种,显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过去没有什么朝代这么专业的做过,民间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普遍存在产量不高的问题。即便有优良品种出现。很多时候也没有推广开,或者干脆被埋没了,没人发现庄稼地里那么几株比较特别的,更没有把野生品种采集到实验基地进行杂交、嫁接之类的。

    所以大明农业部成立之后,在掌握了杂交、嫁接技术后,马上就形成了一场高产农作物品种大量出现的巨大变革。

    在没有官方力量的主导下,单纯靠民间个别突然异想天开而付诸行动的人才,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同时即便是取得了突破,推广速度也比较慢。

    如今有官方支持。不论是研发和是推广都非常迅速。在这个科技水平比较低的年代,在官方主导下。加上带动工人的改进、发明生产技术的热情,科技进步速度将变得非常快速。

    朱由校多年前种下的种子,此时终于大量萌芽,技术进步开始如同井喷一般的涌现出来。

    军医外科手术则发展迅速,在麻醉药出现了之后,还有朱由校提出的一些生物学理论,加上大量的解剖实验,手术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内科手术都已经成功了,不过内科手术方面是比较谨慎的。

    内科手术的原则是,能用中医解决的,就不要用手术来解决。因为西医本身不能够称之为医学,因为西医没有系统理论,只有一个如同堆积木一般拼凑起来的零碎理论,而且在医学观念上存在问题。

    中医讲究的人命致重,有贵千金。西医很多时候是把人体当成战场,病治好了,人也是死了,有何意义?

    在这个中医占据主流的年代,朱由校倡导发展的西医变成了军医,同时也深受中医理念影响,逐渐变成了中医的一部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