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海外殖民利益-《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3)页

    这种掠夺也还算比较温和,双方面子上还能过得去,唯一的矛盾就是贫富差距很大,大量紧缺资源外流,让朝鲜百姓有点水深火热,但也不是活不下去,只是累一点,基本的温饱还是大明努力在朝鲜进行保障的。

    日本在天启十一年,内战持续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小高氵朝阶段了。样藩攻城略地,幕府节节败退。这边幕府从大明这边购买了军事装备之后又展开了反攻,一时间剧情跌宕起伏。

    在这样的局势下,大明与日本的贸易已经全面展开。

    德川幕府已经无力限制地方大名私下与大明贸易,大明的商品持续的涌入日本,持续掠夺日本的贵金属。

    对马藩也被大明趁虚而入,成功的将对马藩从日本分裂了出来,成立了一个‘对马王国’,并且受到了朱由校的册封,这册封的含金量绝对是最高的,对马王国接受了册封,意味着和日本天皇完全断绝了关系,从日本的体系中脱离了出来。

    天启十一年,大明又从日本分裂出了两个小王国,这些独立出去的小王国,都有大明的驻军,大明已经对日本完成了战略围堵。

    德川幕府此时自顾不暇。自然无力顾及这些问题。

    陷入混乱的日本,已经无力对大明构成什么威胁,同时内部动荡也消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日本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让他们自己炸一炸,就不会炸到别人了。

    而大明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利益则在持续增长,因为大明资本涌入中南半岛。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规模持续增长,天启十一年中南半岛向大明输出的商品粮已经增长到了将近三千万石的规模,而且还在持续的增长,大明对中南半岛的开发还不是很深入。

    中南半岛各国向大明输出商品粮、矿产以及其他原材料,大明则向中南半岛输入各种工业商品,从而完成掠夺。这种模式因为中南半岛人口并不是难么多,倒是搞得不错,中南半岛的各国人民日子还不算过得太苦逼。毕竟是地处热带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吃饭不成问题,天气也比较热,不用穿多少衣服,居住也比较简单,搭个棚子都能住。

    中南半岛对大明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因为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了大明的又一个粮仓。一个粮食商品化程度很高的粮仓。

    大明在南洋的殖民同样在持续展开,开发程度最高的还是吕宋岛和爪哇岛,而吕宋群岛则是开发程度最高的区域。

    婆罗洲也有所开发。不过开发程度不高,只是在沿海进行了一些开发。苏门答腊岛则刚刚开发两年。开发程度也不是很高。

    开发程度正在随着移民的不断到来而增加,南洋地区的商品粮生产则开始下降,农业方面主要转为生产经济作物,商品粮只保障南洋各地所需。

    甘蔗、橡胶、棉花、胡椒、可可、咖啡豆、剑麻、油棕、热带水果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持续增长。

    这些经济作物,让大明获得了稳定的工业原材料来源。

    澳洲方面的开发进展并不是太快,几年下来移民到澳洲的人口也只刚突破了三十万人。

    但仅仅是这三十万人。却因为丰富的资源,产出正在不断的扩大。

    澳洲出产的小麦,大量出口到了南洋、中南半岛等地,补充这些地区的人口对小麦的需求。

    澳洲的牧场开始产出羊毛了,规模很是可观。同时沿海矿业也产出了不少铜矿。这些铜矿在澳洲就进行了冶炼,得到铜之后再运回本土。

    大明对澳洲的殖民模式,并非是不发展工业,而是适当发展工业。铜矿的铜含量很低,这些矿石运回去不划算,太占地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