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反对的声音-《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3/3)页

    铁路修建计划开始有条不紊的展开,钢轨和枕木生产起来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欧洲人一开始修建铁路的时候,还是用炒钢法的技术来制造铁路轨道,炒钢法需要人工用锤子不断的敲击钢铁,早期欧洲人十几万公里的铁路都是用这种技术生产出的钢轨。

    但如今大明有平炉炼钢技术,可以直接得到钢水,生产钢轨并不不需要那么麻烦。

    枕木产能也容易形成,东北、南洋这些地区那么多的森林资源,生产点枕木不成问题。

    铁路的铺设方面实际上成本也没那么高,毕竟北方地形比较平坦,不需要打什么隧道,也不需要面临那么多复杂的地形。

    铁路可以先铺设,火车制造方面肯定是跟得上的。

    大明铁路总局随之成立,铁路路线测绘,工程投资等等问题逐渐展开,铁路总局是一个100%国有资本控股的国企,当然作为皇帝,朱由校有5%的股份。国有资本只要占据着主导地位,皇帝就是真正的帝国首富。不论是财富还是权力,都处于金字塔巅峰。但是天塌下来,也是高个子顶着。

    局部铁路的建设已经率先展开,主要的企业也就是那些国有钢铁公司,用来运输煤炭和矿石的。

    铁路总局投资的第一条确定下来的铁路线路是‘京津铁路’,作为权力中心,这里也将成为铁路网络的核心。

    京津铁路修建完成之后,运入天津港的货物就能够方便的运往京师,京师的很多资源,也能方便的运往港口装船。

    随着北方公路网络的陆续修通,各地也开始需要新的建设项目来拉动就业,电报和铁路这方面的技术进步,顿时成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动力。

    当前大明的经济自然不可能如同后世那样发展迅速,因为后世的中国是将大量西方人的技术引进,从而产生庞大的需求,才能发展得那么迅速。而这个时代的大明,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没办法从外部引进先进技术,只能靠自己研发。

    不过因为朱由校的存在,新技术涌现速度比较快,所以经济发展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因为改革,大量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镇,基本的资源配置还未完成,这也拉动了经济发展。

    所以刚改革这几年,新政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没有后世中国那么夸张,但也比较快速了。

    新政改革实际上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消化完全,基本的资源配置并没有彻底完成。

    一个离开土地的农民,要找到稳定的工作,还要购买房屋、各种生活用品等等,这些需求并没有完全满足。有些农民才刚刚离开农村进入城镇,还需要一段适应时间。

    而且并不是每个农民工都能在城镇里面混出头,后世中国这些农民工还能返回农村,农村起码有几亩地可以维持基本生存。而如今的大明的土地是私有制的,在城镇里混不开的农民工是回不去农村的,在农村他们依旧身无立锥之地。

    贫民窟就是这么产生的。

    此时大明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贫民窟,好在朱由校出台了各种保障措施,加上反腐效果不错,这些保障措施基本上都实施了下去。而且吃不饱饭可以找民政局,总不可能饿死人,基本生存权还是有所保障的。

    当然这些贫民窟内的贫民也不是全然没有出路,他们的子女在受教育方面还是能够保障上完义务教育。同时这些贫民可以选择移民海外,只要愿意做事,混个温饱总的是不成问题。而且海外资源丰富,若是有点头脑和运气,很容易白手起家。

    因为摆脱贫民窟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如今新政地区的城镇,贫民窟规模都不算是很大。(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