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协议达成(下)-《我家后山是清朝》
第(2/3)页
到时候税收会另外制定,先稍微痛一下,然后嘛,胡林有现代的通道,展各行业那度太快了,不是这帮洋人能竞争得过的。
进出口贸易是相对的,到时候看到清朝的商品一船船打入他们的国家,就会后悔今天胡林给的福利了。
胡林见协议已经制定了,也懒得再去择日签约,就定在今天,让人通知了下荣禄、载漪、李鸿章等大臣,到董府来。
而瓦德西也急着想把协议赶紧签署了,非常赞同胡林的意见,让卫兵回联军指挥部通知各国统领还有各国大使前来签署条约。
董福祥给胡林配的这个大堂比较小,自然是坐不下这么多人的。董福祥赶紧让下人把董府里的桌台椅子搬到这个园子里,摆设成会议堂样子。
当荣禄、载漪、李鸿章等大臣。还有美国公使康格,意大利公使拉吉,俄国戈尔斯等各国统领大使来时,还有些懵懂,看到园子里的桌台,再跟董福祥确认了下,才知道,这是要签署条约了。
没人会想到这么快,这昨天还在打生打死,今天大家就齐乐融融地寒喧、品茶,签署条约重归于好了。
李鸿章看到条约时,有些恼怒又有些庆幸,这算是完美解决了。洋大人不再追究慈禧的责任,也没提任何对清朝廷干预的事。
只不过那个通商口岸,有些不满,一问才知道,是自己人加上去的,那个从天上下来的天兵自己加进去的,让李鸿章有些摸不着头脑。
能保住京城打退洋人就是天大的喜事了,在李鸿章等大臣眼里,不需要了解太多,撤军的条约签署了再言其他。
而且条约上基本都对自己有利的,何时与西洋人签署这样好的条约,一个个哪来意见。而且在胡林的空军,强势插入战端到现在,这些人还一头雾水,更不敢多言。
这些大臣一个个相视眯着眼睛交流,现在不是询问的时候,毕竟协议上是后续再和各国大使协商具体事宜,即便要反悔,随便找些理由就能搪塞过去了。
19oo年o8月15日,京城董府侧园子里,大清帝国李鸿章等大臣和英国、德国、美国等国签署停战条约,当然,还有个编外人员胡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