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父女情交汇写作人生-《奔命裙钗》


    第(2/3)页

    我觉得这样的伤心家事即使不讲究艺术也会令人动容,因为我们的心流就渗透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再则我怕你过于思考伤神,所以一直没跟你讨论更多的创作问题。你在创作中很注重语言的色彩与份量,这当然是难能可贵的,我们的母语最具魔力,可在创作中我们更要艺术地制造阅读效应,笼统地说,能“骗取”读者迫不及待的阅读从而追根刨底,一探内容究竟,那里面就有了艺术的磁场。

    我想你可从现在(你爸妈领养)的小弟弟下笔(设计伏笔),通过自己的情绪变化把自己记忆中清晰与朦胧的、最伤怀的感受层层显现,其实最伤心的就是这两者:记不清的是亲弟弟的脸面(因为当时你也小,所以印象模糊)所以常会竭尽心力去追忆;记得够清楚的是弟弟被狼咬坏后的情状与感受因此非常痛苦。总之要把回顾与痛楚的重心压到最后,这样就会在情绪的递进上产生“飞轮效应”……

    哦,爸爸,那我照您说的去改改吧……哦爸爸,我过了好一会跑进来你又没进来了,跑哪儿去啦?我现在把改的贴上来你看。不管您啦,有事去的。

    哦孩子,你改过贴上来的我看过了,感觉蛮好的了。就是要这样写,把重心压到最后让读者从沉重的感受中领悟那时人生的艰险与苦难,从而珍惜现在。

    再次谢谢您的悉心指点,爸、爸、乖!我有一个好爸爸!好爸爸!

    哈哈,都大姑娘啦又唱儿歌了。我咋又在征稿资料夹里看到一篇好文章,不知是哪个天国的女儿或者人间的仙子写的?不过,嘿嘿!请原谅,爸爸现在没时间……

    爸爸,我说了爸爸乖嘛!您这不看出来是女儿写的了吗?嘻嘻,我是故意不署名贴到那里面去的,让您猜猜!看能不能从文笔上认出我来,爸爸您还真认出来了。那好吧爸爸您若是太忙就先忙您的,没关系的。别是老将女儿挂在心上。

    是啊,这也是第六感嘛。你不知叫了我好多爸爸,我也不知感动过多少次。不过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父女结拜已有一个多月了,上次我本来准备下去发稿费顺便去看看我女儿,可因事务缠身只好托人带交你了,好想好想跟女儿见见面说说话啊。假如哪天我们一个不小心碰面了,哈哈,爸还真想听到这外面世界的乖乖女当面叫我爸爸呢,你可不要到时又红着脸,像一只“遥远”的蜜蜂在叫我。

    爸爸觉得你这篇文章的题目很好啦!看似平朴却很质感。是来自心灵的自然感叹,又是题旨的传情达意;文章也挺好的。哦……来电了,对不起呀孩子!这时爸要去开会啦……

    爸爸,我可盼着见面的那一天呢,嘻嘻,那是哪一天?晚霞中的红蜻蜓……好了,您忙您就去吧,我们都乖。

    同在屋檐下,抬头就见面,哈哈!爸爸变成红蜻蜓,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可惜爸已进入壮年,接着就老年。日子一飘一飘的真快,又是一天来啦,阳光正从窗外射进来呢,天气真好……哦,对了,概括地说,你这篇文章找到了最好的感觉。其实,激发写作的要素一般也就两大方面:外部(自然﹑社会的)和内部(精神、心灵的)。

    嘻嘻,爸爸,您也谈到蜻蜓,我在这边诡密地笑呢。我这篇文章只是将许多细小事情串成一体。开始,莫名其妙地写到一半才想到主题,然后才开拓思路。这样写好还是不好我不知道?不过我希望自己能像文章里描述的那样,可以悠闲地在冬日早上沿路走走,顶着温暖的太阳跑跑.可实际上紧张的工作让我变成了不愿起床的懒猫。
    第(2/3)页